雄师列阵扬国威,航天砺剑壮军魂。9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80年风雨兼程,从战火中诞生的航天事业,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承载着强国梦、强军梦的历史重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在运载火箭、人造卫星、深空探测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等领域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了坚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航天科技集团广大干部职工中引发强烈共鸣。集团公司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牢记强军首责、接续顽强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战略支撑。集团公司各单位组织学习研讨,深刻领会重要讲话精神,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大家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勇担航天强国使命,在新征程上为建设航天强国再立新功。
精神传承,航天报国书写忠诚担当
血脉传承,信念如磐。从抗战烽火中自力更生、浴血奋战,到航天征程中发愤图强、勇攀高峰,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航天人的精神血脉。
忠诚于党是航天队伍永不褪色的政治本色——
集团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深化改革,航天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多年来,广大航天工作者坚定传承弘扬航天精神,“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强军伟业,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一院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以多种形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大家共同回望历史、缅怀先烈,深刻铭记“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坚定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与航天精神,凝聚起以航天强国建设支撑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五院党委表示,要切实增强学思想、悟思想、用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锚定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体系创新、全面创新,树牢“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扎实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作为一名航天青年设计师,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强军、自主创新的极端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激励我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航天产品的研制任务中。”八院谢贤俊坚定地表示。
艰苦奋斗是航天事业最鲜明的精神底色——
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航天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执着,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航天发展道路。集团公司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以造利器、壮国威、保和平为己任,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强国使命重于泰山。四院党委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政治忠诚,确保固体动力事业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慑战方能止战,军强才能国安。八院党委表示,此次阅兵不仅是中国人民坚决捍卫世界公平正义的郑重昭示,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奋进号角。八院将坚定履行强军首责,赓续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和航天精神,以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发展为己任,全力以赴完成好各项任务。
作为航天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力军,国际交流中心党委表示,将充分发挥中心在新闻出版、国际交流、文化创意等领域的业务优势,围绕集团公司履行强军首责和弘扬航天精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支撑工作,在强国强军新征程上唱响航天主旋律、展现航天新担当。
创新引领,核心技术铸就国之重器
创新驱动,利器频出。70多年前,开国大典阅兵式上的受阅装备几乎全是战争中缴获而来的“万国牌”。如今,我军自主新研装备亮相天安门广场,充分体现了我国国防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多年来,集团公司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勇于挑战科技前沿,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坚定不移推动我军装备向着更高水平的国产化道路迈进,确保了护国利器“核心在手”。
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面对纷繁复杂的发展形势,集团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充分发挥在航天重大工程中的创新主体作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不断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中国航天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铸就国防的钢铁长城,依靠的正是几代航天人矢志不渝的奉献、传承与创新。六院何小虎观礼阅兵后深有体会地说:“关键核心技术必须靠我们自己的智慧和双手,一点一滴、扎扎实实地‘干’出来。”
体系院党委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表示将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努力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攻关中,忠实履行集团公司赋予的使命职责,牢牢扭住“体系创新”牛鼻子,为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聚焦卫星应用主平台新使命,中国卫通将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机制改革,加大自主创新,重构业务系统,重塑核心能力,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构建协同创新生态,扎实推动卫星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乐凯党委表示,将攻坚克难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光电材料,梯次布局“双碳”材料,用超常规思维、举措和力度引导主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升级,以良好发展成效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中国四维党委号召全体干部职工抢抓商业航天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持续推动在低空经济、数字农业等领域落地场景创新示范应用,切实将伟大抗战精神和航天精神转化为建设世界一流时空信息服务商的强大动力。
追求精益求精,打造高质量航天产品——
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是必由之路。集团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建立起了可靠的质量保障体系,多型号并行研制、模块化组批生产、高密度成功发射能力大幅提升,实现了航天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科学效益高效统一。
在多项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接力出征、连续成功,搭建起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坚实天梯,助力中国航天梦想走得更远更稳。作为我国第一型“金牌火箭”的研制团队,长二丙火箭试验队临时党委表示,将进一步坚定航天报国信念,秉承航天事业光荣传统,大力弘扬航天精神,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贡献更多力量。
五院遥感卫星发射场试验队作为航天战线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探索宇宙的神圣职责。他们表示,要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成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实际行动,发扬“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优良传统,以历史照亮未来,以奋斗成就伟业。
六院党委表示,将全面构建液体动力新型工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领域数字化变革,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优化液体动力体系布局,更加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九院党委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表示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履行强军首责,深入开展“三铁”质量行动,持续提升质量保证能力,全力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资源卫星中心党委表示,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结合巡视整改、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任务,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年度各项工作稳扎稳打、取得实效,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民用陆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
协同攻坚,新型举国体制铸就航天伟业
集智攻关,众志成城。航天装备研制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凝聚着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是新型举国体制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在实践中,集团公司形成了“小核心、大外围”的关键技术攻关体系和创新生态圈,探索建立了新型举国体制下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
多元布局,凝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近年来,集团公司充分发挥总体牵头作用,坚定履行人民军工的忠诚担当,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推进系统重构和能力重塑,联合国内高校、专业院所和社会力量,开展基础类和独创式的研究,塑造中国特色航天技术发展路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攻关。
七院党委表示,将全面落实集团公司部署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招硬招,扎实推动融合发展,积蓄更大发展动力,全面优化主业结构与布局,坚定有力扛起强国强军的使命责任。
九三阅兵不仅是一场对历史的庄重回望,更是一次向世界昭示中国道路、中国力量的盛典。长城公司党委表示,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深化航天国际合作,以高质量的航天国际化项目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让航天成果共享惠及更多国家地区人民。
十二院党委表示,将把为航天和国防提供智力和智慧支撑作为最高追求,全力支撑集团公司能力重塑,通过汇集行业智慧推进“航天咨询”“特色IT”“转化服务”三大主业升级,用航天报国的坚定信念为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航天控股党委表示,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充分发挥国际化平台作用,深化系统重构和能力重塑,以坚定决心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步伐,助力航天强国建设。
数字赋能,打造智能化协同新范式——
聚焦发挥全面深化改革总抓手作用,集团公司坚持战略引领、体系推进、穿透连通、撬动变革,创新应用数字时代的航天系统工程理论,以数字变革推动科研生产与经营管理改革举措落地。
十一院党委表示将以航天工程需求牵引气动重大项目和体系论证,组织开展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方向研究,推进市场化产业布局,强化无人机配套业务,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航天软件党委表示,全体干部职工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实干担当,要牢牢把握数字化转型新要求,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支撑数字航天建设,以“技术立司、价值服务”为理念,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公司改革创新发展中去。
四院401所智装先锋青年突击队表示:“为提高工装设计效率以保障试验顺利进行,我们迎难而上,实现了通用工装标准化建模、参数化驱动、一键式生成的全流程技术突破。”
“我们这代科研工作者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既要传承航天精神,在关键领域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更要把握数字与信息化时代机遇,推动人工智能与装备研制的深度融合。”七院龙雪媛表示。
薪火相传,接续奋斗汇聚磅礴力量——
从耄耋之年的航天元勋到青春昂扬的技术新锐,一代代航天人大力协同、无私奉献,共同托举起大国重器的尊严与荣耀。
“我今年已经96岁了,和我一起并肩奋战、奋斗过的老同志有的已经去世了,但是新的任务还需要新的同志去努力完成,年轻的同志们,在祖国最需要你们的地方,接续奋斗吧!”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抗战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连忠民深情地说。
九院谭淞元观看阅兵式后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谆谆教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新时代航天青年应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建强新质战斗力,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雄伟的天安门,宽阔的长安街,永远铭记着人民军队奋进新时代、勠力为强军的铿锵足音。梦想召唤,使命催征。集团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航天精神,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邓雨楠)